top of page
校長教室

第二十七課:​ 無戒自利尚不成


香港噶瑪列些林佛學會四加行課堂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講佛子三十七頌的第二十六偈「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

這一偈的重點主要是講要持守戒律。 戒律的定義是我們要不斷的行舍心,心中非常清楚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正確取捨。

偈中的「勤護戒」的「護」是持守的意思,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為都應該盡力做到如法。 戒律並非只有佛法上有,在世間法上每一個國家也有自己的戒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法律。 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上我們都需要遵守規矩,這是對我們的行為有説明的。

根本頌中「無戒自利尚不成」是說自己想要成功的話是要依靠持守戒律,如果沒有戒律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 打一個比喻:假如一個領導人自己本身沒有持守戒律,反而要求別人去持守戒律,那麼這個領導怎麼可能要求其他人做到持守戒律呢? 又如何能利益他人呢? 只能是個笑話。 所以「故于三有不希求」,是說在「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中都不要有期盼和希求,要好好的護持戒律。 凡夫對三有的貪執甚重,總是為了自己今生的受用而努力,但是也應該合乎世間的法則來做。 而這偈頌所說的「勤護戒」是指精勤護持佛法的戒律,這也是佛子的修持。

持守戒律是一種集聚資糧的方式,在六度波羅蜜中的第一個波羅蜜是佈施波羅蜜,第二便是持戒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就是持守戒律,戒律就是規則,規則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世間上的規則例如:國家的法律、軍隊的軍規、學校的校規、做生意的商業守則等等,這些其實也都是各種戒律。 在世間中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定、戒律也都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若身陷懲罰又如何能成辦事業呢? 因此遵守規則是非常重要的。 而違反佛法的戒律會有很大的過失,我們不但應該防避犯戒,更應該儘量行善,這點與世間法律上(光只需不違反便可)是有不同的。 佛法中對於身、口、意都是有明確的戒律的。 我們應該如法的去持守戒律,在身、口、意上都要做到不違反戒律和盡力善行。

身的方面要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如果做了殺生、偷盜等等那麼就是不如法的行為。 善行就是護生、放生和佈施等等。

而語的方面妄語、綺語、惡語和兩舌都是不如法的,最不好的是兩舌,就是挑撥離間,善行就是說真實于,具意義語,柔和語,和解語。 如果說話語氣雖然溫柔,但內容是傷害對方的就不算是柔和語了,我們應該要多說慈悲的話,要捨棄錯誤的做法,取如法的、正確的做法。

在意的方面是貪心、害心和邪見。 心裡老想要得到他人的財物,總是心感不足,這也是不如法的,要斷除的。 善行就是少欲知足。 害心也是不如法的,要斷除的,善行就是利益眾生。 邪見是指不信三寶,不信因果業力和前生後世等等,這也是不如法的,善行就是相信三寶,相信因果業力,善有善果,惡有惡果,相信有前生後世的輪回等等。 持守戒律也是十善業中的一個,十善業中包括三個身體上的善業,四個語上的善業和三個意的善業,我們要依據十善業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要懂得明辨善惡,正確取捨。 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律,但不論我們是什麼身份我們都要持守戒律,保護戒律,如果我們可以在身、語、意上如法的持守戒律,那麼我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也會得到快樂和平靜。 所以持守戒律是佛子的修持。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