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校長教室

第十八課:​ 同等或諸微寒士​​​

  • 佛子三十七頌 第十八講
  • 2018年1月1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同等或諸微寒士,雖懷傲慢屢欺淩,吾亦敬彼如上師,恒頂戴是佛子行。

第十七偈的偈文裡面「同等或諸微寒士,雖懷傲慢屢欺淩,吾亦敬彼如上師,恒頂戴是佛子行。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頂戴」,就是尊敬的意思。 通常尊敬的對象是三寶,父母,老師等,我們尊敬這樣的殊勝對境就是善行。 對什麼樣的人要頂戴? 偈頌裡說「同等或諸微寒士」。 平時我們會欺負那些比我們條件較低下的人,或瞧不起他。 「同等」指在財富,學問,年齡或者功德方面和我們差不多的人,「微寒」指在上述方面不如我們的人。 這種人反而以傲慢心來欺負或誹謗我們,比如身語上打罵我們。 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像頂戴上師般尊敬,這就是佛子行。 「頂戴」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忍耐或忍辱。 和我們同等的人或者比我們卑微的人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 對於父母這樣高於我們的長輩,我們會自然而然的聽他們的話,不會覺得是在忍耐。 如果能夠像對待上師一樣地對待我們平常欺負的對象,就是在修忍耐,是在訓練我們的菩提心。 卑微的人是我們修行佛子行的殊勝對境。 財富,地位,功德和我們同等的人,我們要忍耐。 為什麼呢? 因為對同等的人我們會容易生起嫉妒或競爭的心。 如果在各方面也優勝我們很多的人,我們很難嫉妒他們或想和他們競爭。 各方面條件都不如我們的人,我們也不會生起嫉妒或競爭的心。 所以我們要對和我們同等的人修忍辱。 雖然我們不會嫉妒比我們卑微的人,但當他們對我們態度惡劣,觸犯到我們時,我們會生氣,在凡夫的時候這是很正常的。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在被與我們同等的人或比我們卑微的人欺負的時候,我們要生起慈悲心,因為他們的行為是出於無明。 我們要頂戴他。 有證悟的人或者修行非常好的人才能接受這一點。 就像太陽被雲遮蔽,雲飄走後,太陽就會出來。 同樣我們的本性被煩惱遮蔽,煩惱去除後,我們的佛性就表現出來了。 重要的是要瞭解原因: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 同等的人或比我們卑微的人欺負我們的時候,如果我們能這樣思維和忍耐,我們的心就會較為平靜。 否則我們的心就會起伏。 心在遇到外緣,尤其在遇到惡緣的時候, 我們要克制自心,不生氣不反擊,而能使自他雙方都減少煩惱,達至平和,把我們的心訓練成像菩薩一樣的心,這就是佛子行。

תגובות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al, the Hong Kong Karma Leksheyling (Buddhist Organization) integrates Dharma into life. We privides basic Buddhist studies, and courses focusing on mental health and research projects.

香港噶瑪列些林佛學會跟隨校長的指引,把正法融入生活,主辦基礎佛學,及以人類身心靈健康為主的課程,科硏項目等。

聯絡我們
Contacts

852 - 6426 6641

leksheylinghk@gmail.com

訂閱校長資訊
Stay Connected with Choje Rinpoche

© 2023 by Hong Kong Karma Leksheyling.  Created by Le Petit Princ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