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校長教室

第十四課:​ 吾身雖無少過咎​​​


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于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大家好,我們這次講佛子行的第十三偈:「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于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根本頌。 怎樣理解呢?

以慈悲心想他人因累積罪業引致的痛苦果報由我自己來代其承受。 「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意思是雖然我沒有絲毫的過錯,他人竟然來砍我的頭。 這是一個比喻,就是我雖然沒做任何錯事,但他人卻要害我。 這時候不要生氣,要慈悲。 為什麼呢? 他人是因為無知無明而來傷害了我,這樣他們便是造惡業,由於這樣的惡業他們會有痛苦果報,而這些痛苦果報由我來代為承擔,以這樣的方式來代受罪業和痛苦。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了解它的真實含義,只是以凡夫的知見,以這一生的因果來判斷,我們很難接受。 因為「斷吾頭」是很嚴重很難被一般人接受的行為。 「代受」就是他人來砍你頭的罪業和苦果由我來代替承受。 這裡可以修忍辱。 因為有罪業便會有痛苦,所以要代受罪業和由它產生的痛苦。

比如凡夫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功德和過失等等。 「過失」指的是罪業,罪業是從煩惱而來,煩惱是從無明而來的。 自己沒有過失,而有人說你是壞人,來欺負你。 他這樣做是因為他在無明的狀態。 以上的行為也是因為他從心裡認為你是壞人,是他的敵人而產生的,這都是由於他的無明。 在意業中生起了無明,才會導致身體的傷人和語言的粗暴行為。 因為無明煩惱,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都是罪業,罪是痛苦的因,有了罪業才會有痛苦。 痛苦有大有小,苦苦,壞苦,行苦,各種各樣的痛苦是由不同的行為產生的。

傷害我們的人會承受苦苦,他們種下了入地獄的因。 這種痛苦由我來代受。 但是要求凡夫去代受很難,一般來說這是已經證悟的人或菩薩的行為。 上士夫或上根的人能接受斷頭的痛苦,中士夫,下士夫或者中下根基的人沒辦法接受這種痛苦。 雖然如此,我們凡夫要儘量發願去承受。 他人因為無明,已經累積了身口意惡業的因,果報就是痛苦。 凡夫就這樣發願就可以,上士夫可以承擔痛苦也可以代受痛苦。 我們凡夫沒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發願,從而訓練我們的發心。

「于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我們要利益他人,不傷害他人,我們要代受他人的罪業,這樣發心來培養我們的善心。 我們凡夫這樣想就比較能容易理解這偈頌的意思。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人可能會傷害你,你就可以這樣去作意。 我們要儘量增長我們善心,慢慢會生起菩提心。 如果我們直接去理解根本頌裡面「我雖然沒有過失他人還要砍我們的頭」,不容易接受,上士夫或者是上根的人才能接受。 中士夫或小士夫的人可以這樣理解:造了傷害罪業的因就要忍受痛苦的果,希望消除他人的痛苦,希望他人離苦得樂,用這種方法來增長我們的善心。 否則我們就會想:「他傷害我,我為什麼不能傷害他? 」或者:「他打我,為什麼我不能打他? 」,這就是惡心。 這樣凡夫就永遠是凡夫,不會改善。 上中下士夫理解偈頌的方式不一樣。 我們可以用小士夫或中士夫的方式來理解,以此修行。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