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八課: 欲享福善諸佛子
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視冤家如寶藏,于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大家好! 今天是佛子行三十七頌第27偈。 偈文裡「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視冤家如寶藏,于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這裡面的最重要的是「修安忍」,就是忍辱。 忍辱的意思就是願意承擔任何遇到的事情,無論好的還是壞的,心胸寬大和勇敢的人才能修忍辱。 修忍辱的不止是菩薩,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修忍辱。 無論是修行還是世俗事務,當我們懷著目標進行時,總會遇到困難阻滯,這時候我們便要修忍辱。
怎樣修呢? 方法就像根本頌裡講到的「欲享福善諸佛子」,就是想要行善得福的佛子們,要把所謂的冤家當作寶藏。 這是一個比喻,因為從寶藏中可得到寶物。 同樣我們可以從修行忍辱中得到福善。 因為我們修忍辱需要有對境,傷害我們的「行害者」便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 「于諸眾生捨怨心」,我們不要怨恨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行害者」。 「怨」的意思是不喜歡,要捨棄不喜歡的心。
不止是人,細小的昆蟲也可能會傷害我們。 所以我們對它們也要修忍辱。
領導者要修忍辱,因為他們都有各種各樣的痛苦。 有人覺得領導者不會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