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課: 諸苦猶如夢子死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故于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 大家好,今天繼續講佛子三十七頌第二十四偈「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故于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 」 在這一偈中的重點主要是講「觀為虛妄」意思是不要把迷亂的假像視為真實,應該要知道它們只是虛妄的顯現。 打一個比喻:在晚上比較昏暗的時候走到花園裡,看見地上有一條繩子,但是我們卻以為它是蛇,於是就會很害怕,害怕的同時便是痛苦感覺的產生。 為什麼會痛苦呢? 因為我們以為它真的是蛇,認為它會傷害我們。 但它根本不是蛇。 這就是虛妄、錯亂的表現。 偈中講到「諸苦猶如夢子死」,「諸苦」就是指眾生都存有的苦,歸類為苦苦、壞苦和行苦。 人類感受到的主要是壞苦,即是在順意境界變遷轉壞時所感受的苦。 所有的這些苦其實也不是真實存在的,也是迷惑的一種顯像而已。 偈中比喻一個母親在夢中夢到自己的兒子死了,但是在夢中這個母親認為這是真實發生的,並且覺得極之難過和痛苦,但其實她是自討苦吃。 偈中「故于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是說在遇到不順和逆境的時候,視那些情境為虛假和迷亂的顯現。 什麼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