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實修課 - 慈無量心 - 如何思維慈心的因 2.1
Four Immeasurable Teaching - Compassion - Part 2.1
《四無量心第一課節錄》
今天和大家講的捨無量心藏語叫(བཏང་སྙོམས་ཚད་མེད)(dang niu ce mei) 其中(བཏང་སྙོམས dang niu)翻譯成中文:有平等,一樣的意思。 但這裡的一樣,不是指大家膚色一樣,語言一樣,外貌一樣,工作一樣。而是指大家都一樣希望得到快樂遠離...
確戒仁波切生命之旅 The life journey of Choje Rinpoche
第一本由香港噶瑪列些林佛學會發行的書 -----「確戒仁波切生命之旅」已經出版。 本書講述了校長確戒仁波切由童年、發願學法、籌辦佛學院、與尊貴的 第16世和 第17世大寶法王的因緣,直至 第16世大寶法王圓寂,校長仍然堅守噶舉的傳承,得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支持,創辦噶舉辯經制...
確戒仁波切 2017 香港弘法之旅
2017年八月中,無懼十號颱風的來臨 ,在一個殊勝的日子裏 ,由確戒仁波切見證了"香港噶瑪列些林佛學會" 成立兩週年。 當中包含了僧團們感恩的喜悅,如夢如幻以至喜極而泣的真實。
第三十三課:因惑說他佛子過
煩惱分有多種,這裡主要是嫉妒所致,我們因為嫉妒而去講述他人的過失。根本頌中講到「因惑說他佛子過」,這裡的「惑」是指嫉妒的心,以嫉妒的心去講述修行者或是菩薩們的過失,不懷尊重進而譭謗。
第三十二課:若不細察己過失
「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佛陀在藏文中稱為「桑給」,桑就是「淨」的意思,清淨我們的過失;「 給」是增長的意思,增長我們的聖慧。所謂的錯亂就是過失一面,聖慧就是功德一面,「佛陀」就是淨除所有錯亂而開顯聖慧。
第三十一課: 無慧善導前五度
修持空性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根本頌中講到「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是說倘若沒有這種能正確分析了知萬法雖顯而空的甚深明空智慧,之前所講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禪定等波羅蜜)是不能成辦的,而且要了悟究竟真理,得到恒久不變的安樂,和成就究竟正等正覺圓滿佛陀果位,必須依
第三十課: 甚深禪定生慧觀
密乘主要是修本尊,持咒或者修禪定;大乘是以修慈悲心和六度(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來達到; 南傳主要是禪定修習,捨棄此生貪著。 這些都是深奧廣大的。 大乘有根道果,見地禪修的方法,小乘也有見地修行的方法,密乘也有根道果,見地的修法。 你們以後有時間要一步一步的學習,先
第二十九課: 唯求自利二乘人
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是佛子行。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講佛子三十七頌第二十八偈。 「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是佛子行。 」 這一偈中的重點是講「精進」,精進就是指努力地去做我們感興趣的事。...
第二十八課: 欲享福善諸佛子
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視冤家如寶藏,于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大家好! 今天是佛子行三十七頌第27偈。 偈文裡「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視冤家如寶藏,于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這裡面的最重要的是「修安忍」,就是忍辱。...
第二十七課: 無戒自利尚不成
凡夫對三有的貪執甚重,總是為了自己今生的受用而努力,但是也應該合乎世間的法則來做。 而這偈頌所說的「勤護戒」是指精勤護持佛法的戒律,這也是佛子的修持。
第二十六課: 求覺尚需捨自身
求覺尚需捨自身,何況一切身外物,故於身財盡捨卻,不望報是佛子行。